野生动物的护牙妙招

来源: 日期: 2023-12-15



    牙齿作为人体最硬的器官,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着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牙齿的整洁,甚至关系到一个人的社交活动。所以说,健康的牙齿对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而言至关重要。大家为了保护好牙齿,都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其中性价比最高的莫过于刷牙了。可是为什么人类即使天天刷牙依然会有各种口腔问题,而野生动物从来不刷牙牙齿却依然健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野生动物的护牙妙招吧。

    不断长牙

    松鼠、兔子等啮齿动物,都有一对标志性的大门牙,这些门牙是一生都在生长的。因此,相较于如何保护牙齿,它们更加应该担心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牙齿长得太长影响咬合,自己因无法进食被活生生饿死。所以松鼠就算不想吃东西,也需要找点儿坚果壳来磨磨牙。

    经常换牙

    鲨鱼的牙齿容易脱落,所以除了正在使用的牙齿,牙龈里会藏4—5排备用牙齿,备用牙齿就好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彼此覆盖着。鲨鱼不仅在撕咬食物的时候牙齿极容易脱落,生长过程中较大的牙齿还要不断取代小牙齿,因此,鲨鱼在一生中常常要更换许多的牙齿。

    吃素+反刍

    一些食草动物不长蛀牙,是因为它们吃的是高纤维植物,咀嚼的过程中可以去除牙垢,就算夹在牙缝里,细菌也难以分解吸收。特别是牛、羊、鹿、羊驼这种反刍动物,时常咀嚼已经经过胃消化的食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牙齿的负担。

    特别的牙齿形状

    以狮子为代表的肉食动物以生肉为食,需要犬齿来捕食猎物,撕咬肉块组织。犬齿是带有圆锥形尖端的牙齿,牙齿间距也比人类大,不容易残留食物。狮子在进食的时候会直接咬碎骨头,这样有助于刮擦牙齿表面并进一步清洁牙齿。

    小伙伴帮忙剔牙

    许多看似凶悍的动物会有一些柔弱的小伙伴做跟班。比如鳄鱼的口腔内经常会有一些食物残渣与寄生虫,所以鳄鱼在享受完美食之后都会将嘴巴张开,让它的小伙伴埃及鸻进行“口腔清理”工作,因此人们也喜欢称埃及鸻为“牙签鸟”。

    不长牙

    鸟类是没有牙齿的,细心观察的朋友,可能会看到它们吃沙砾,它们倒不是为了充饥,为的就是用石子碾磨肚子里没有经过咀嚼的谷物。

    当然,野生动物纵使有各自的护牙技巧,也并不意味着会远离口腔问题的困扰。其实,动物们也会长蛀牙、有牙结石,甚至会因为口腔细菌和炎症诱发败血症而死亡。多数野生动物对牙齿的依赖程度比较大,严重的口腔问题会影响它们的狩猎和进食,从而导致它们在自然法则中被淘汰,只是由于“幸存者偏差”,我们才形成了“动物们牙齿都不错”的印象。

    非常多的人类身体疾病,本源是器官进化跟不上生活环境变化。我们的牙齿还没适应当今饮食习惯,精加工食品,给口腔带来了最大的龋病基础。人类寿命的延长,也让牙齿无所适从。牙齿本来就是会损耗的,即便是很用心地维护,牙齿这种没有再生能力的器官,都是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这一天晚些到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