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恐龙追赶的人

来源: 日期: 2023-12-15

  

    霸王龙一点点逼近,他几乎能感受到它的呼吸了。后退,只能再后退。但他的身后已经没有退路,只有一片汪洋。

    霸王龙对着他,发出一声志在必得的吼叫:“嗷——”他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闭眼纵身一跃,跳进了海里。

    霸王龙眼看到嘴的猎物逃掉了,气得在崖边怒吼不止。他却在水面探出头,一脸庆幸。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有一个巨大的影子游到他身下,张开了血盆大口……

    这个不断被史前动物追杀的倒霉男子,便是我们的主角——奈吉尔·马文。他是著名的野生动物探险家、明星主持人和鸟类学家。当然,被已经灭绝的动物追杀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场景,这些画面来自马文拍摄的一部虚拟史前纪录片。

    很多人大概没听说过奈吉尔·马文这个名字。不过,如果你刚好喜欢看各种动物纪录片,看到他的脸,很可能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我的偶像就是他!”

    你好,马文

    1960年,马文出生在英国。

    和许多动物学家一样,马文从小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养”动物。马文8岁时养了一堆仓鼠,当然,一开始也没那么多,无奈仓鼠的繁殖力太强了,养着养着,马文家差点儿成了“仓鼠之家”。马文9岁时将饲养的昆虫放在妈妈的晾衣绳上,让它们赛跑……

    倘若说马文的这些行为和一般的“顽皮”孩子相比不算出格,那么,接下来他的行为绝对会让人眼界大开——他养了一只凶猛的凯门鳄。

    不过,凯门鳄也不是从小就凶猛的。一开始,它只是一只小小的、可爱的鳄鱼宝宝,比壁虎大不了多少。在马文的精心喂养下,小鳄鱼越长越大,最后大到没地方养它,马文只能把它送去动物园。

    马文还从一家餐馆的冷冻柜里解救过一条淡水鳗鱼,然后将它养在家中的浴缸里。家人需要洗澡的时候,那条鳗鱼要先被挪进一只水桶里。洗完澡后,再将鳗鱼放回浴缸。

    热爱大自然的马文很幸运,家人一直都很支持他的爱好。在大学时,他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学和植物学专业。之后,他顺利获得了一份BBC(英国广播公司)的工作。

    马文在这家公司工作了10多年。在这期间,他拍摄了许多知名的纪录片。后来,马文成立了独立制作公司,自己当了老板。他制作的第一部虚实结合的纪录片——《史前公园》,获得了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艾美奖。而这部纪录片当年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播出时,有一半的孩子都会观看。

    寻找致命毒蛇

    在中国,很多人都看过马文跑遍全球寻找十大最毒毒蛇的纪录片——《马文探毒蛇》。

    在这部纪录片中,马文不畏艰险,不断深入到每个毒蛇可能出没的地方。从海湾到原始密林,从垃圾场到家庭农场……他最终成功地找到了全球毒性最强的10种毒蛇。

    马文不但近距离接触这些毒蛇,还通过展示蛇的攻击性、威胁等级、毒液毒性等,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毒蛇。他在途中也遇到过许多有趣的人物,比如捕蛇猎人、蛇毒科学家、蛇的崇拜者等,让更多人见识到毒蛇的独特魅力。

    有一次,马文被一条美丽的蛇咬住了手,但他一点儿也不惊慌。怕伤到蛇的牙,他一直不愿意用力将蛇拽下。鲜血一直顺着马文的胳膊往下流,直到那条蛇主动松开了嘴,马文才蹲在地上,把蛇送回地面。

    马文的大熊猫情缘

    早在1967年,马文在书上读到关于“姬姬”的故事,便深深地记住了大熊猫这种神奇的动物。

    2008年,马文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叫《马文的熊猫王国历险记》。在纪录片的开头,马文表达了此次探险的两个愿望:一是抱一抱可爱的大熊猫幼崽,抚摸它们柔软的皮毛:二是亲自找到一只野生大熊猫。

    他的第一个愿望很快便实现了。

    只不过,抱过大熊猫幼崽之后,马文有了不一样的心得感悟:大熊猫幼崽的毛看着柔软,实际上摸起来很粗糙。即便是只有6个月大的幼崽,牙齿也很锋利,摸它们的时候很可能会被它们咬疼。

    至于在中国亲自找到野生大熊猫,马文也完成了。他在秦岭中还找到了一只特别可爱的棕色大熊猫。

    这部极具中国特色的纪录片让更多人认识了美丽的中国和可爱的大熊猫。马文因此被聘为第一位西方熊猫大使。

    大熊猫姬姬的故事

    姬姬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大熊猫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徽标上的大熊猫原型便是它。

    1955年,刚出生不久的姬姬来到了北京动物园。几年后,它和大熊猫平平一起,被赠送给了莫斯科动物园。可是莫斯科动物园以为平平和姬姬都是男孩,便把姬姬退还,换了另一只大熊猫安安。令人没想到的是,安安是男孩,而被送走的姬姬才是女孩。

    后来,姬姬辗转到了英国伦敦动物园。在这里,它成了大明星,备受大家喜爱。

    姬姬到了繁殖期,受荷尔蒙的影响,变得十分暴躁。英国人为了帮姬姬配对,让它三次坐着飞机出国相亲。结果,在众多镜头的见证下,姬姬和相亲对象安安……打了起来,差点儿丢了小命。相亲只能宣告失败。

    1972年7月22日,姬姬在伦敦动物园病逝。后来它被制成标本,至今存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绿鬣蜥的“妈妈”

    马文总是和各种猛兽打交道,但事实上,他是个很温柔的人,对待动物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有一次,马文在马路中间发现了一只因车祸受伤的绿鬣蜥妈妈。当时它已经晕了过去,鬣蜥蛋散落在马路上。

    马文将苏醒后的绿鬣蜥妈妈放生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开始救助这些蛋。

    他在路边找到一片松软的、适合绿鬣蜥产卵的土地,挖了一个洞。因为爬行动物的蛋要始终保持同一个角度和方向才能顺利孵化出来,马文努力地记住鬣蜥蛋落在地上的角度和方向,然后尽量还原地将它们一个一个放进土洞,再小心翼翼地盖上土。接下来,一切就交给温暖的阳光了。

    还有一次,马文在探险时遇到水蛭吸他的血。马文不打断它,而是看着水蛭细长的身体逐渐变得圆滚滚。水蛭吸血不会传播疾病,但被它们吸血后会在很长时间内不断流血。马文竟然用自己的血喂饱了这个贪婪又幸运的小家伙。

    不过,马文也有失算的时候。他在云南拍摄纪录片时,遇到了一只当地的特有动物——臭蛙。臭蛙身上散发着强烈的大蒜臭味,马文只观察了几分钟,便被熏得受不了,赶忙把它放下了。

    你还想知道更多马文的故事吗?千万别错过那些精彩绝伦的纪录片哦!
您是第 位访客!